钦州多举措发动农户复耕种植 撂荒耕地奏响春耕交响乐
发布时间:2022-03-01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立春已过,正值春耕备耕时节。
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连片的土地上,十几台黄、红、蓝农机来回穿梭耙地,枯黄的草根被翻起、田地被耙松,机声隆隆,好似在希望的田野上演奏一首热闹的春耕交响曲。2月15日,2022年钦州市撂荒耕地治理暨春耕生产现场推进会在这里火热举行。
据悉,钦州市撂荒1年以上的耕地有4.78万亩,其中8个试点镇有1.71万亩。去年10月起,钦州市在全区率先开展撂荒耕地治理工作,出台了《钦州市加强耕地撂荒治理稳定粮食生产若干措施》《钦州市2022年撂荒耕地治理和规模化流转示范试点工作方案》,为开展撂荒耕地治理提供了依据和行动指南。
为了做好今年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基础,今年1月,钦州市对开展撂荒耕地治理和规模化流转示范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各县区、各试点镇迅速行动,采取相关措施开展撂荒耕地治理和流转示范。
灵山县率先建立耕地撂荒治理完成情况“红黑榜”,定期通报撂荒治理进展情况。浦北县以寨圩镇、福旺镇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部铺开撂荒耕地治理和春耕生产工作。钦北区在摸清撂荒耕地底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判,坚持分类施策、“一户一策”“一地一策”进行治理。钦南区通过灵活流转土地的方式,解决耕地细碎化和耕作条件差而撂荒的问题,实现村民受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双赢”。目前,钦南区已创建示范点19个,示范面积3000多亩;试点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3797亩,撂荒治理率达39.3%。
经过近5个月紧锣密鼓的工作推动,目前钦州市试点镇撂荒耕地治理和规模化流转示范试点达24个,面积4600多亩。全市通过机耕机耙复垦撂荒耕地达6400多亩。
“农业技术部门通过发放有机肥等措施,提升土地质量;通过给农户免费发放种子、薄膜、补贴机耕费等多种措施,发动农户复耕种植,现在,撂荒地从无人种到人人争着种。”钦南区黄屋屯镇农业站站长陆武清笑着对记者说。目前,该市各示范点基本拟定了种植计划,部分示范点已种植玉米1575亩、种植红薯1065亩、种植蔬菜等1600多亩。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113353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