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养殖需关注五点
发布时间:2022-02-23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温度
冬季夜晚气温降低至零下时,如果牲畜皮表覆盖毛发较少,应将其赶入圈舍内,以防冻伤及减少牲畜能量消耗,并应当在夜晚保证圈舍温度在10℃~25℃。对于放养牲畜,要每天白天让其在牧场内适当活动一下,活动时间不得长于4小时,最好分成上下午各一次活动。另外,尽量选择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这样可以预防长期不活动带来的疾病,增强牲畜消化能力,有助于保证旺盛的食欲和精力。
湿度
合理调整圈舍内湿度,对于喜欢干燥环境的牛、羊、鸡、猪等家畜,应注意保持通风。适当在圈舍内铺一定厚度的垫草,既能保持干燥,又能起到保温防寒作用,否则如果牲畜生活环境过于潮湿,可能会引发一些真菌性的疾病。
增加饲料添加剂
牲畜在冬季时,一般在活动场上活动时间较短,日晒时间也较短,无法吸收充足的紫外线,导致牲畜体内有效钙质成分流失,可能会阻碍牲畜的生长或产奶量。因此,有必要在饲料之中添加适当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添加剂,预防由于养分缺失造成的疾病。
饲料成分
寒冷的冬季,白天应当选取一些高脂肪饲料或精饲料进行喂养,可以选择豆类、植物油、动物脂肪等高能量物质,同时也要适当增加一些高蛋白物质。应将整体饲料中高脂肪物质量控制在1%~1.5%,将蛋白质物质含量控制在18%左右。另外,不要过多放入粗纤维饲料。
卫生环境
牲畜粪便、掉落的食物等都可能是病菌滋生的病原体,应及时清理牲畜休息处脏乱污秽的东西,保持清洁卫生。对于牲畜身体上黏附的粪便和泥土,要及时清除,避免时间长了形成难以去除的污垢。对于猪、牛等体表容易黏附污垢的牲畜,一旦体表形成污垢,将影响体表散热能力和皮毛的保温效果,最终导致皮肤血液恶化,产生相应的皮肤或血液疾病。因此,每月定期对牲畜体进行清洗十分必要。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1264/2022/2/16/01c109299c484728a3806b1cdc2c060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21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 2025-08-21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 2025-08-19长期绿肥轮作降低稻田甲烷...
- 2025-08-19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
- 2025-08-15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 2025-08-15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 2025-08-12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 2025-08-11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
- 2025-08-06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