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中心组织开展春耕备耕技术指导服务
发布时间:2022-02-15作者:佚名 来源: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机,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农业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市农业中心及时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指导。农业专家多措并举,全力做好2022年春耕备耕工作,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一是抓好冬、春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受2021年秋汛的影响,冬小麦播种普遍偏晚,苗情复杂。为最大程度降低晚播造成的不利影响,市农业中心组织种植、植保、农机等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麦田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害活动,加强分类指导,对即将进入返青期的冬小麦做好“春季镇压”、“加强划锄”等措施的技术指导,促苗早发,促弱转壮,搭好丰产架子。制定并下发了《2022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2022年天津市春小麦种植管理技术意见》。
二是做好农资调度强化物资准备。为做好我市春耕种子备种调度,市农业中心向各区及时发布调度函,通过调查生产经营企业、销售企业、全国种子市场观察点,走访重点种植区、典型种植户,统计春小麦、春玉米种子备种、供种情况。通过对全市重点种植区生产企业及种植大户调研、走访,了解到农户自留种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今年春小麦备种压力。经调查,截止1月底我市春小麦商品种备种量约431万公斤,较上月增加31万公斤,春季生产肥料储备达95%,供应充足。
三是全面加强小站稻技术培训和服务。为加快“津原”系列小站稻优质品种示范推广,及早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提升“津原”系列小站稻种植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助力小站稻振兴,市优农中心在2022年1月5日、1月8日,举办了小站稻生产研讨暨技术培训会。水稻专家针对近几年水稻种植受不同气候及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津原”系列品种特点、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别作了讲解,并回答农户提出技术问题十余项。
四是及时开展农机化技术指导工作。围绕小麦播种、水稻插秧,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宁河区、静海区和滨海新区开展科技下乡技术服务活动,发放春耕备耕农机化技术服务宣传材料。根据我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为解决突发疫情产生的人工短缺问题,制定并下发《疫情期间蔬菜机械化生产指导意见》,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采用机械化技术,进行设施蔬菜生产。
五是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落实防控责任和防控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土壤墒情,防春旱,防“倒春寒”,及早落实防控措施。
原文链接:http://nync.tj.gov.cn/SY0/XWDT152013/XYDT152014/202202/t20220211_58023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3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
- 2025-07-22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
- 2025-07-18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 2025-07-182025年全国秋粮病虫害...
- 2025-07-15学习苏门家训 涵养清朗...
- 2025-07-15中央八项规定映初心 清风...
- 2025-07-15东兰县三石镇纳腊村党总支...
- 2025-07-1520项措施护航!山东乡村...
- 2025-07-15南丹县:测报站技术员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