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特色产业兴旺鼓起农民“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2-01-07作者:佚名 来源: 甘肃农业信息网
近年来,康县把发展农产品特色产业作为致富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依托土地资源和气候优势,鼓励能人创办合作社、公司,发展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动广大群众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加工与销售,绘就了一幅助农民增收、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蓝图。
走进康县三河坝镇的康泽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合作社负责人石业全正指导工人们如何分拣天麻,再清洗、蒸煮、切片、烘干,生产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尽收眼底。
“到目前为止,我以每斤8.5元左右的价格总共收购了400多吨天麻,卖出鲜天麻150吨,每吨能收益500元,剩余250多吨基本都加工成了干天麻,整个的每斤50元,天麻片每斤能卖到65元,最近一段时间收入很不错唻。”石业全开心的说。同样开心的,还有加工车间的工人们,根据工种不同,每人每天可以拿到100至150元的工资,还能提供免费技术培训。脱贫户石彩梅说“在家门口就能钱挣,真好!”
在康县康泽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产品展销厅,摆满了各种农特产品,有天麻片、杜仲雄花茶、五味子、枣皮等,据公司负责任人石业全介绍,一年中基本每个季度都有相应的产品加工,第一季度的杜仲雄花,第二季度的五味子,第三季度的枣皮、梭罗果,第四季度的天麻等,期间还带有猪苓、白芨、大黄等中药材的生产加工。
石业全说:“今年一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近2500万元,其中天麻1200万,杜仲雄花440万,枣皮120万,猪苓、白芨、大黄等中药材有800多万。” 在康县,像三河坝镇石业全这样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能人大户还有很多。
康县碾坝镇的崔玉甲也是其中一个,他不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康县农民,还是农业发展的带头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和私底下村村委会主任的他,致力于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带头成立金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食用菌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同时还辐射碾坝镇私底下村、安家坝村、大庄村、太石乡李湾等镇村的木耳产业发展,还利用废旧菌包的再加工、再利用,变废为宝,达到产品生产再循环,形成了农产品产业链,2020年光食用菌包就生产了500多万袋,年产值达16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90多户,200多人脱贫致富。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康县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现代农业日益强大,农民的专业素质、创业热情尽情绽放,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正在康县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大显身手。
原文链接:http://nync.gansu.gov.cn/nync/c107893/202201/194793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会宁培育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